2k小说网 > 都市 > 重生之写意人生
加入书签 打开书架 返回目录

第一章 重生的开始

【书名: 重生之写意人生 第一章 重生的开始 作者:阿里蛋】

热门推荐: 逆天铁骑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我的团长李云龙我不想受欢迎啊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女总裁的超级高手国漫的世界上古时代巨子我有一座山寨

1992年9月1日,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

“姜文浩、姜文浩,起床了,上学快迟到了。”

“上学?”迷迷糊糊间,姜文浩听见有女人的声音,不过他权当做梦。上学?开玩笑,他毕业工作很久了。于是翻转身子继续睡,还不忘喃喃念道:“别吵,老子昨晚喝多了。”

虽然声音很轻,可女人也听得一清二楚,她当即大怒。挥舞起巴掌狠狠地朝睡梦中的人臀部打去,啪地一声,声音相当清脆。

哇!受到重击,姜文浩是彻底清醒了。他一骨碌爬起来,怒视行凶者,正待破口大骂。

“你是谁的老子?还有,你那个眼神是怎么回事?想造反啊?”女人叉腰做茶壶状,哼道。

“啊,老、老妈?!”姜文浩那表情不像是见老妈,倒像是见鬼。

“你还认得你妈我啊?说,你昨晚什么时候喝酒了?小小年纪不学好,居然学喝酒?”中年女人,也就是姜文浩的老妈陈兰怒道。那架势,只要姜文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就要立即行使家法。

姜文浩却彷如不觉,只保持着震惊的表情。他眼前的老妈,头上的白发不见了,样貌也年轻很多,分明只有30几岁。不会吧,老妈还老返童了?等等,刚才自己的声音……好像是童音来的?

“老妈。”姜文浩继续叫道,这次他听清楚了,果然是童音。他惊骇欲绝,赶忙检视自己的身体……不出所料,变小了!

难道是穿越?喜欢在起点上看小说的姜文浩脑子里一下就蹦出这个词来。刹时间,姜文彷如被石化般,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察觉到儿子的不妥,陈兰脸上的怒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担心:“你没事吧,是不是不舒服?”

“没、没事……”姜文浩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做噩梦了。”

在老妈狐疑的目光中,姜文浩赶紧起床去洗脸。他要用冷水让自己清醒一番,再好好整理一下思维。

冷水的冰凉刺激到细嫩的脸庞,姜文浩又用力拧了几下大腿。他终于可以确定,他不是在做梦!望着镜子里那幼稚的面容,姜文浩一阵狂喜:我重生了?对于曾经活得无比失败的他来说,还有什么比重生更值得庆幸的事?

整个早上,姜文浩都陷入到一种狂热的情绪中,机械性地完成洗漱吃饭,然后上学。临出门前,陈兰还是不放心地叫住他:“你真的没事?”

“真的,老妈!”姜文浩不忘挥挥手:“上学去了。”

出得门来,望着那即熟悉又陌生的建筑和街道,姜文浩早已尘封的记忆又开始浮现起点点模糊的片段来。

姜文浩家住的是有父亲厂里分配的筒子楼,一个低矮老旧的建筑,最高也才四楼。虽然破旧,可邻里关系却远非后世那些高楼中对门不知谁是谁可以比拟的。姜文浩一家在这里居住了很久,直到楼房成为危房,他们才赶上重庆市的旧房改造工程政策搬进新居。当然,绝对不是商品房,而是还建房。由此可见,姜文浩曾经是多么的失败。

他父亲和母亲都是普通大型国营企业的工人,劳累一辈子,却什么都没有积累下。国有企业,在这个时代代表的是让人羡慕的铁饭碗,而在后世,却是下岗工人的代名词。很不幸地,姜文浩后世也继承了父母的衣钵,进入了同一个破产企业。所以,姜文浩的失败并非没有原因。

有些无法理解对吧?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奇怪:在以前,国营企业中有种制度叫做顶岗。就是在父母退休后,他(她)的岗位由其子女顶上。而姜文浩的母亲就是这样,顶的是外公的岗位。当然,到姜文浩的年代时顶岗制度已经被废除很久了,但像这种大型的国有企业办有技校,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最关键的一点:只要你能技校毕业,那么就意味着包分配工作。在大学扩招,毕业等于失业的年代,这无疑是一条捷径。但真的是捷径吗?还是一条死路?想到这里,姜文浩就是一阵心酸。

cq华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随手编造,如有雷同,纯属巧合),1932年由某位资本家所创立。曾经为中国的抗战做出过贡献,后来gmd败退台湾,重庆也随之解放。1949年,机械厂被收归人民政府,50年重组改名后正式恢复生产,也就是后来华新公司。鼎盛时期,华新公司拥有职工近万人!历史不可谓不悠久、规模不可谓不庞大,但是……国有企业的所有弊病它全部占齐了,更犹有过之。计划经济转市场经济,不能适应、改制失败的结果便只有一个:破产!曾经辉煌的大厦将倾、覆巢下安有完卵?于是,全家都是华新公司的姜文浩一家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往事不堪回首啊!哦,不对,是未来才对!想到未来,姜文浩便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既然上天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姜文浩暗暗发誓,他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他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求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美好。嗯,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那种。

走在上学的路上,全然没有了未来的繁华和喧闹,景象充满着质朴和清新。童年的快乐涌上心头,让姜文浩的心一下子也便变年轻了,虽然他重生前也不过31岁。

路上汽车很少,不然,你以为为什么陈兰放心让姜文浩这个小学生独自走上2公里左右去上学?实际上,在姜文浩的那个年代,他的很多同学都是独自上下学。

姜文浩就读的小学叫华新小学,其实就是华新公司的厂办小学。华新公司职工多、家属多、小孩也就多,厂办小学根本不愁生源。不止小学,还有华新中学,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然后是技校乃至职工大学。可以说,华新公司已不仅仅是一个厂了,更代表着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和一种生活,无数人被深深地烙下了华新的烙印。

姜文浩清楚自己就读的是小学,可具体几年级却不清楚,也不知道现在是哪一年。他可不会傻到去问人,不被当成白痴才怪。哦,对了,课本!

5年级上?也就是说……1992年?2012年到1992年,呵呵,他足足倒退了20年。姜文浩是81年生人,92年他刚好上5年级。

继续翻书包,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作业本。嗯,还有暑期生活?这是只有在暑假才会发的综合作业。今天上学,而自己书包中又有暑期生活。换句话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啰。1992年9月1号。

“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笑看红尘人不老……”未来的压力、烦恼、无奈,在这一刻被姜文浩通通抛开。因为——他重生了!于是,他很自然地想到并唱起了这首歌来,愉悦的心情表露无疑。

“大猩猩,你心情很好嘛,暑假怎么过的?”这时,从姜文浩身后传来一把戏谑的男声。

大猩猩?!姜文浩:“……”

这个从小学时代就跟随着他的外号,一直到他重生前,也只有最熟悉他的朋友才会知道。

转过头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即熟悉又陌生的脸。说熟悉是这个家伙自己认识20几年了;说陌生是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屁孩。

“死光头,你叫谁猩猩啊?”姜文浩冲口而出,这同样是那家伙从小到大的外号。

被称之为光头的男孩也哼了声,不满道:“你好意思说,你看我现在头发这么多,你还不是一样叫我光头。”

“呵呵呵。”姜文浩笑个不停,姜华,这个和自己同性的家伙。从幼稚园开始他们就认识了,小学到技校都是同学。一直到进入华新公司,他们又是同事。一样的失败、一样的一事无成。只不过,姜华运气比姜文浩要好。

和姜文浩父母同在华新不同,姜华只有父亲在华新,而他的母亲则在另一个国企。以前实行福利分房,于是姜华家很幸运地分到了两套房子。后来姜华和父母闹矛盾,他一气之下搬出来住,跑去华新申请宿舍。

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所有福利房均以极低的价格将产权出售,这也算得上福利房最后的福利吧。姜文浩家的破房子在折算父母的工龄后卖价才区区不到4000,而后来拆迁时的估价则是17万。

之所以说姜华运气好,并非是指他父母的两套房子,而是那家伙的宿舍。华新公司转让福利房,却没想到公司连所有宿舍的产权都一起卖了!至于转让对象就是那些住着宿舍的人,价格同样便宜,3000左右。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的房地产业也受到波及。当时许多房子积压卖不出去,价格也相对走低。恰好,姜华那家伙想结婚了。结婚自然需要新房,而他家的三套房子都显得过于小旧而不合适。于是乎,他只好跑去买商品房。可以想象,在当时的那种世道下,买房子自然优惠多多。

房子刚买,姜华的婚事就告吹了。那家伙见人就抱怨自己倒霉,平白背上了20年的房贷……对于有房子且不止一套的他来说,这貌似有些自找苦吃?但世事难料,次贷危机一过,中国房价立即飞涨。短短两年间,房价上涨了2倍不止!

2010年,华新公司绝大部分的旧房被拆除。对于居民当时给出了两种补偿方案:一是还建房,姜文浩家就属于这种。二是按市场价格折现。

姜华走了狗屎运,他的宿舍也在拆迁范围内。结果他选择了拿钱,然后用这笔钱去还房贷。就这样,一个经典的投资案例出现了。一个根本不懂投资的人,却取得了让投资者为之惊叹的投资结果,不是撞大运是什么?

算算看吧,姜华相当于用3000元买了一套百平米的商品房,而且是在房价飞涨的2010以后!对于被房子、教育和医疗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很多人来说,姜华无疑是让人羡慕的。

“喂、喂!”见姜文浩目光呆滞、神游太虚,姜华伸手在他眼前使劲儿晃:“你怎么了?是没睡醒还是作业没做,怕被老师骂啊?”

姜文浩一凝,回过神来,笑骂道:“去去去,我是在思考人生哲理,你这个小屁孩懂什么?”

姜华白眼猛翻,狠狠地鄙视他:“爬!你只比我大不到三个月而已!”

最好的朋友,他们就是在这样相互损对方中长大的。

“走快点吧,要上课了。”姜文浩道。

上一章 目 录 书签 下一章
相邻的书:签到,人在四合院,从大厨开始剑道真解洪流之歌革宋未曾设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