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网 > 都市 > 重生之写意人生
加入书签 打开书架 返回目录

第九十三章 95年,新的开始

【书名: 重生之写意人生 第九十三章 95年,新的开始 作者:阿里蛋】

热门推荐: 逆天铁骑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我的团长李云龙我不想受欢迎啊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女总裁的超级高手国漫的世界上古时代巨子我有一座山寨

过了两天,考试成绩下来了,姜文浩的分数只能说是将就。语数外分别为89、98、100,物理化学都在95以上。至于副科就有点差了,历史上了80,地理75,最悲剧的是政治,仅仅勉强及格。如此一来,总分数排名就被拉后了,排在全班第18位。

望着成绩单,姜文浩松了一口气,还好,他最恼火的政治及格了。这份成绩单不能说好,但勉强也看得过去,只要主科考好了,副科倒并无大碍,老爸也不会说什么的。

放眼全班,其他同学面对成绩单时表情各异,最难看的就是排名末尾的人。大概都和姜文浩想法差不多,不怕成绩差,就怕有比较,还是一整张43个人的纵向比较!但是……现在的成绩又岂能代表以后的成就呢?就如同那个抓耳挠腮、坐立难安、愁眉不展的矮个子同学吧。姜文浩低头看了一眼成绩单,找到了他的名字和成绩:杨洋,排名最后几位,平均成绩65分,四科不及格。才被陆武当着全班的面洗刷了一顿,现在,他正面临着回家继续被老爸训的后果。

杨洋,不止一次被各科老师所看不起,甚至生物老师还给他取了一个叫“杨百万”的外号。老师给学生取外号,很少见吧?呵呵,这里的杨百万可不是褒义词,而是一种带有侮辱性质的鄙视称呼。

话说在学校的某一天,杨洋上生物课时干其它事情被老师抓个现行,虽然生物课不太重要,也不计入会考成绩,但老师还是狠狠地批了杨洋一顿。更当着全班的面,不无讽刺地道:“看你现在的章法,就晓得你以后会很有‘出息’。未来找工作没有好的学历,就只有去做搽玻璃之类的工作。当然,如果杨洋你够努力,说不定还能干出一番大成就,搽玻璃赚它个一百万!以后,同学再见面人家就叫你杨百万了。”

此言说得全班一阵哄笑,根本是老师在拿杨洋开涮,看扁人而已。从这以后,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传开了。但老师万万不会想到,她看扁的学生,在未来成了真正的杨百万!不仅于此,杨洋还是大学老师!姜文浩和他重遇之时,他离副教授只差一步之遥。

所以啊,千万别胡乱看扁人,特别还是半大的小子。

杨洋对着成绩单看了半天,最后,他想出了一个馊点子。他拿出红笔,在成绩单上划了两个箭头。方向相反,示意交换。

姜文浩暗暗好笑,忍不住道:“杨洋,你这是干嘛?”

杨洋瞄姜文浩一眼,苦着脸道:“我准备告诉我爸,说老师把名字打错位置了,靠前的这个才是我。”

姜文浩额头三条黑线,旋即大笑起来:“你认为你爸会相信?”

“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杨洋老实回答。

孺子可教,姜文浩这个家伙,教别人如何作假。他指着名字所在的方框:“把你名字和要交换人的名字剪下来,这样就能够交换位置了。再找一张纸在后面用胶水贴上,然后去外面的文具店用复印机复印一张,将复印的成绩单拿给你爸看,这不就天衣无缝了?”

杨洋楞了几秒,慢慢眼睛开始亮了起来:“哇哈哈哈,姜文浩,有你的,太感谢你了,够朋友!”

“至于未来你父亲的签名……”姜文浩抖抖自己的成绩单:“复印一张正常的,同样用拓印来伪造。”

杨洋冲姜文浩伸出大拇指,然后就立即开始着手造假。

姜文浩这番话说得堂而皇之,完全没想过要避讳什么,所以听见的人可远不止杨洋一个。排名最后的同学纷纷有样学样,改起成绩单来。于是乎,姜文浩这个出馊主意的家伙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有佩服感谢的,也有鄙视不屑的。还好,没有多事的家伙跑去找老师打小报告……

眼见有点张扬过头了,姜文浩便发表声明道:“从这一刻起,我绝不会承认主意是我出的。你们谁要出了纰漏,个人自己去背起!”

作假的人彼此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断断续续应道:“放心!”天知道这些人的保证有多大效用。

………………………………………………..

又是一年春来早,柳絮儿满天飘……

姜文浩估计的没错,他的成绩其实并不理想,但姜大维只简单看了一下便道:“下次努力点。”

姜文浩满口答应,实际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

今年春节,华新的游园会取消了,官方给出的信息是因为手续和后勤保障问题,直让不少候着春节大赚一笔的商贩们扼腕叹息。而姜文浩却十分清楚,这一取消,就意味着再也不会有游园会了。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游园会停办了?”姜大维狐疑道,自己都是最近才收到消息,而姜文浩则从一开始就没准备过今年继续赚钱。按理说,尝到了前两年的甜头,今年应该乘胜追击才对。

“怎么可能。”姜文浩故做无知状:“只是太累了,不想做了。谁想那么巧,刚好今年游园会停办。”

姜大维点点头:“哦。”打死他也想不到,姜文浩属于未卜先知。

过年期间,姜文浩家很多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母亲陈兰虽然说话有点不考虑别人感受,但那仅仅只是针对家里人。对外,她是很注意分寸的,朋友很多,凡认识她的人无不说她好。这点很多人都比不上,也是姜文浩最佩服母亲的地方。与之截然相反的是父亲,姜大维有能力,朋友却屈指可数,这就是性格问题了。当然,再孤僻怪异的人,也总有那么一个能接受他的死党,孟波便是如此。

如今的孟波,脸上红光满面,和以前长期郁闷的时候判若两人。今年,他专门带了礼物很慎重地来姜文浩家拜年。准确地讲,是来感谢姜文浩的。孟波不敢说赚了很多钱,但起码让他找回了自信,找到了感觉。嗯,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就像已经提前跨入了小康社会。

陈兰是相当羡慕,特别是孟波一直声称是得到了姜文浩的指点,而姜大维则相当不以为然。他始终认为,孟波太夸张了。

孟波难得不和姜大维抬杠,而是一本正经地道:“你这个人就是这样,太自以为是了,怪不得你人缘差。”有些话,其他人说姜大维要暴跳如雷,绝对跟人来起。而从孟波嘴里说出来,只换来姜大维狠狠地一瞪。

“我早就给你说过,你娃儿绝对不是一般人,眼光相当毒辣,是天才!可你就是不开窍,难道你脑袋是花岗岩做的?”

“你够了啊你!”姜大维打断他道:“你今天是来耍的,还是专门跑来和我吵嘴的?”

孟波耸耸肩:“只是有点看不惯你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个宝贝都不知道珍惜。”

这时,陈兰忍不住插言好奇道:“姜文浩那个小子怎么说的,你做的兼职是什么?”

孟波咧嘴一笑,故作神秘地道:“文浩就在这里,你怎么不问他呢?”

本来嘛,大家谈论的话题是自己,这本身就已经让姜文浩不自在了。现在经孟波这么一说,老爸老妈的目光刷地朝他集中,更使得姜文浩坐立难安。

姜文浩眼神飘忽,顾左右而言他:“那个,我随口乱说的。”

“又是随口乱说?”陈兰不满道,追问姜文浩:“快点说,你是怎么教唆孟叔叔的。”

教唆?姜文浩和孟波同时恶寒,一个半大小子教唆年40+中年人?这也太离谱了吧,姜文浩还和老妈杠上了:“我当时真是随口说说,要知道孟叔叔具体怎么发展的,你们问他好了。”

“你!”陈兰双手叉腰做茶壶状,却拿姜文浩没办法,他能审问姜文浩,却不能失礼地去找孟波打破沙锅问到底。

孟波苦笑道:“我这种又没得学历、又没得能力的人可以做什么,所以就找几张桌子、几把椅子,摆在足球场边上。为那些退休的职工、附近喜欢休闲的居民提供一个聊天、喝茶、打牌和打麻将的地方,然后我适当收点费用。”

原来是楞个啊,姜大维更加不屑:“那个做得出个撒子嘛?”

你!孟波想发火,嘴唇动了动却忍住了,他真不明白,姜大维这样的老顽固怎么能生出姜文浩这样超级优秀的儿子?算了,懒得和这个家伙争论,对牛弹琴,还老自以为是。以孟波对姜大维的了解,他性格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性格决定命运,他将来肯定要在这上面吃很多亏。不过还好,他有一个好儿子,所以孟波也不比规劝那家伙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孟波哼道:“要不是大嫂在问,我还不想说呢。”

姜大维正想反驳,却被陈兰给喝止:“你给我少说两句,来着是客。”转头又朝孟波赔笑道:“莫管他,他就是这个臭脾气。”

孟波点点头:“我认识这个家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的为人如何,我一清二楚。大嫂,你不用担心,我跟他相处的方式就是这样,再正常不过了。”

姜文浩冷眼旁观,内心不断叹气,孟叔叔评价的没错,老爸的性格……他太小看这几张桌子、几张椅子构成的小小露天茶馆了。山城人喜欢喝茶、喜欢打牌、喜欢吹龙门阵,岂不闻,未来这样室内的、露天的茶馆、麻将馆到处都是,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且不止一家。市场饱和,所以,能够赚到钱的,往往是那些敢于最先吃螃蟹的人。97年华新经营开始急转直下,大量的下岗工人、3050人员、内退的工人养活了一大票只有桌子板凳的简陋茶馆,据姜文浩所知,不少人都是发了的。当然,这个发字只是相对而言。

姜文浩给孟波出主意,叫他开茶馆,也算是早一批入行的人。成本低廉、不用太辛苦、简单易操作,最适合孟波不过了。他现在能赚多久姜文浩并没有去问,但据自己估计,肯定是要超出华新的工资的,何况孟波还是兼职。

聊完孟波的兼职,他又开始抱怨起华新来:“尼玛工资好少哦,现在物价越来越贵了,过年钱也是,才发那么一点点,让我们怎么过年?”

陈兰深有感触:“是啊。”

姜大维却道:“够意思了哦,你不去外面看看,别人关多少钱。怎么说,国营企业还是要比外头那些企业好撒,华新那么大一个盘子,工人上万!”

孟波又忍不住了,哼道:“你在外面去调查过迈?”

谁知姜大维来了一句:“想都能想到。”

“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孟波毫不客气地斥道:“你在这里想当然,呆在华新这个圈子那么多年,根本就和外界脱节了,亏你还是一个大学生!”

姜大维旋即反唇相讥:“你又很得行哇?”

孟波冷冷道:“没你得行!但至少我知道努力、知道改变!还有,你别总以为外面很差,我有一个朋友在翔睿工作……翔睿你知道吧?成立也不久,你家的空调都是翔睿送的。历史比华新差远了,员工数量也没法比。可人家就是工资比华新高、福利也比华新好。”

咳咳咳,姜文浩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姜大维依旧固执己见、老生常谈:“不一样的,华新毕竟是国有大型企业、稳定……”

孟波打断他道:“够了,说来说去都是老一套,除了这些你还能讲点别的吗?”

两人火药味又浓起来,这下陈兰也不劝了,清楚他们的底线在哪儿。只对姜文浩道:“莫担心,叔叔和爸爸是这样的,他们不是在吵架,是在争论。”

上一章 目 录 书签 下一章
相邻的书:签到,人在四合院,从大厨开始剑道真解洪流之歌革宋未曾设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