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网 > 都市 > 重生之写意人生
加入书签 打开书架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畅谈

【书名: 重生之写意人生 第十三章 畅谈 作者:阿里蛋】

热门推荐: 逆天铁骑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我的团长李云龙我不想受欢迎啊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女总裁的超级高手国漫的世界上古时代巨子我有一座山寨

离下课还早,付老师遂随意地和姜文浩闲聊起来。不知为什么,付老师心中升起一股想了解姜文浩的冲动。

“你爸爸还是妈妈是华新的职工?”付老师从家庭问起。

“两人都是。”

“哦,不错嘛!”付老师笑道:“所以说啊,你真的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一份像你父母那样的好工作。”

“好工作?”每次听到这话姜文浩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恶寒:“老师,您口中好工作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工资高、福利好、稳定。”付老师脱口而出。

“既然如此的话……那我就不能以父母为榜样了。”见付老师露出不解之色,他笑笑:“我母亲顶外公的岗位,父亲是知青返乡分配工作,都与学历无关。而且……”姜文浩神情渐渐凝重:“华新厂职工根本就不是一份好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说华新的不是。

实际上,在坐的老师都属于华新厂的编制。听到姜文浩的话,有人乐了:“我说小子,你眼界还挺高嘛,连华新厂都不放在眼里。”

“不是我眼界高,而是华新厂本身就是外强中干,虚有其表而已。”

“这话怎么说?”所有老师都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到了姜文浩的身上,然姜文浩却显得犹豫了。有些话,他必须要权衡再三。

“这是一个来自hk的远房亲戚告诉我父母的,提醒他们注意而已。”三分假、七分真,姜文浩深得韦小宝的真传。

“什么、什么?说来听听。”老师们一个个竖起耳朵。

“首先是工资,不算灰色收入的话,一两百的死工资根本低的可怜。”姜文浩斟酌着道:“我那位hk来的大伯说了几个细节:第一,人员臃肿,简直可以称之为恐怖!一个人的工作却要四个人来做,耍的人永远比做事的人要多;第二,华新不重合同、不守信用、不按时交货,这在整个行业中都是出了名地,充分体现了国企的霸气和无理;第三,公司领导搞政治多过于搞管理,很多人都是尸位素餐之辈;第四,财务极为不透明、缺乏严格的监控制度,致使企业资产大量流失;第五,管理落后、企业文化落后、工业设备落后……”姜文浩似在沉思、又似在回忆,然后摇头不已:“这仅仅只是我大伯来几天,从表面上看见的东西。他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最致命的,所有人只看到华新厂现在的辉煌,但他一眼就看出华新在鼎盛背后的致命危机!”

老师们个个目瞪口呆,付老师咋舌道:“你大伯在危言耸听吧?”

“我大伯是来寻求合作地,但在经过实地了解后,他立即取消了决定!”姜文浩半真半假地编着故事,实际上,在不久后的确有一位hk的商人来华新寻求合作,但不是他的大伯。

“……人员臃肿自不必说,只要去现场看看就知道。生产现场坐了多少人?办公室又坐了多少人?自会一目了然!至于说华新公司的信用问题……连最起码的合同都不尊重。在hk,这样的公司根本无法生存!大伯在和厂领导的接触中也感慨良多,他只说:真是太有中国特色了。”说道这里,姜文浩沉吟片刻:“还有些东西我大伯不愿深入细谈,涉及到了法律的层面。很可笑不是吗,一个外人都能看出来,可见华新已经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老师还是不信,付老师摇头道:“不可能,我怎么没看出来。”

“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不是闲聊吗?”姜文浩根本没指望老师会信:“眼光不一样、思维不一样、见识不一样,伯父来自hk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本身又是一位企业家。他说国内正在搞市场经济改革,华新一定会出问题!是真是假,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算了吧,资本主义社会那一套,标准根本不适合我们华新的。”

“就是,小朋友,你的立场要坚定哦!”有老师半开玩笑半认真道,要换了前几年,姜文浩可是严重的政治问题。

付老师笑道:“说说看,你心目中的好工作是什么?”

“公务员、医生、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姜文浩是以后世的标准:“国有企业就算了,但如果是垄断行业,如: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还能考虑。可惜呀,这些企业靠关系多过于靠实力。”

“但是,这些都不是我的终极目标,我的终极目标是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只等着收钱!”

此言一出,老师尽皆大笑,笑姜文浩异想天开、笑他太过天真。

“小孩子真是什么都不懂。”有个女老师笑着教训姜文浩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靠自己的勤劳努力才能发家致富。”

没错,但这只是相对的,后世的事实早已证明了人赚钱永远比不上钱赚钱。夸张点说:人赚钱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而钱赚钱则是一分耕耘十分收获!

姜文浩并不争论,只装天真状:“只要我有一笔钱,然后将它放对了地方,以后说不定就可以在家里等着收钱了。”

哈哈哈,老师们当笑话听,全然没有放在心上。但有个人例外,他浑身一震,惊讶地望向姜文浩。他叫于在阳,也是教数学的。

“喂,姜文浩,你说那个把钱放对地方,能说具体点吗?”

“不是吧小于,小孩子的话你也当真?”另一老师取笑道。

“对啊,我的话不能当真。”姜文浩双手一摊。

不对!那个家伙的眼睛里分明充满着狡黠,于老师心道,他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姜文浩,你哪来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告诉你,学习才是正道,别一天到晚去做白日梦!”不愧是教思想品德的,付老师斥道。

“嘻嘻,知道。”姜文浩表面虚心受教,心中却十分不以为然。

……

姜文浩十分健谈,和老师们一阵胡侃,全然忘了自己是在受罚。很快,下课铃响了。

这时,付老师语重心长地道:“等王老师回来好好和她谈,你很聪明,我相信你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姜文浩沉默不语,付老师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才走出办公室去上课。

“你叫姜文浩对吧?”有人叫他。

“您是?”

“我姓于,于在阳。”

“哦,于老师啊,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想和你单独谈谈,你可以放学后留一会儿吗,我来找你。”

姜文浩心下奇怪,不过他还是点头答应:“嗯,没问题。”

正说话间,班主任王老师回来了:“怎么样,姜文浩,一节课的时间够你反省没?”

姜文浩选择沉默。反省?聊天还差不多。

“为什么不回答我?”

姜文浩强忍不满:“老师认为我该怎么做。”

“写检查,承认错误!”

“只是我一个人?”

王老师哼道:“严浩那里我自会处理。”

姜文浩信她才怪:“我不服,这样和没事有什么区别?两人犯错,一人受罚,老师你太偏心了!我不服,打死我都不服!严浩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成绩比别人好那么一点点么?才这种程度就值得王老师你不顾原则地维护他?简直太没有追求了!”

王老师怒极反笑:“歪理一大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你说别人没什么了不起,你呢,你有什么了不起?你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姜文浩淡淡地道:“因为我比他强!”

“很好!你不是说我偏心吗,那你就和严浩比一比。如果你赢了他,那么今天的事就算了。如果你只是信口开河,那么我们新帐旧账一起算!”

姜文浩嘴角微微翘起:“怎么个比法?”

王老师哼道:“当然是学习成绩!分两次比,期中和期末,以考试为准。”

“一言为定。”

“好!”王老师手一挥:“回去上课。”

待姜文浩走后,王老师不禁摇头苦笑:“这个学生聪明是聪明,就是有点不务正业,还比较调皮。”

“我觉得他应该很优秀。”于在阳老师道:“在同龄人中绝对是佼佼者。”

“他?”王老师颇为不屑:“我教他五年了,充其量他只能算中等。”

“不、不对。”于在阳摇头道:“我发现他谈吐相当不凡,见识也挺广博,有些连大人都有所不及。”

“不会吧?”王老师皱眉道:“你们究竟在谈些什么啊?”

回到教室,姜文浩首先就迎来了严浩得意洋洋的眼神。那家伙,整个一小人得志。

姜文浩走到他身边,神情冷漠,如刀锋般锐利的目光在严浩身上瞄来瞄去。严浩心中一寒,不自禁地后退一步,哆嗦着道:“你、你想干什么?”

姜文浩凑近他耳边狞道:“**再在我面前嚣张我就将你的脖子拧断!”

逼人的气势立时将严浩给镇住,他脸憋成了猪肝色。姜文浩正眼也不瞧他一下,径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妈的,晦气!”姜文浩哼道。

听他出口成脏,董影不由皱了皱秀眉。出于好意,她低声问道:“你怎么样?”

“没事。”姜文浩呸道:“今年犯太岁,连续撞小人,看来得回去找柚子叶洗澡了。”

董影噗嗤娇笑出声:“你说话太损了,每次想起你骂严浩……我都忍不住想笑。咯咯咯。”

姜文浩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你挺活泼嘛,也不像平时看起来的那么拒人于千里之外啊。”

“少来。”董影给他一个卫生眼:“不和你说了,上课。”

“呵呵。”

………………………………………………………………………………………

中午放学,于在阳老师早已迫不及待地在教室门口等着姜文浩了。一见姜文浩出来,他拉起就往办公室走。

“大猩猩……他怎么又被老师带走了?”姜华不解道。

“可是,那个不是教我们的老师哎。”陈耀东道。

来到办公室,一进门于在阳便马上提问,他憋很久了。

“你说那个将钱放对地方,请问可以告诉我具体点吗?”

哦,原来是为这事啊。看他那副关心的模样,显然是心动了。姜文浩笑道:“老师,我随口说说而已,你不会真的信吧。”

“我信,因为已经有人对我这么说过了。他是我的一个朋友,在鹏城做事,他在写给我的信中提到过关于投资的一些信息。”于在阳盯着姜文浩的眼睛道:“你大伯是hk人,肯定对这方面比较了解,所以我想咨询一下你。”

“老师为什么认为大伯会告诉我这些呢?”

“直觉。”于在阳双手合什:“拜托好不好,老师请你吃一顿好的。”连贿赂的招数都使出来了。

“呼,好吧。不过我只是转述,不承担任何后果。”

“知道,非常感谢。”

“大伯告诉我们,现在的中国遍地黄金,叫我爸爸跟他出去闯一闯。可惜,我老爸铁饭碗的观念根深蒂固,他想也不想便拒绝了。”姜文浩半真半假地道,说假是没有这个hk人,说真的确未来曾有个大伯叫父亲去帮他。要知道,姜文浩的父亲可是监理工程师啊。

真话不全说,假话不全错,姜文浩很有分寸地点到即止。

“我大伯和父亲思维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他们无法深入交谈。而我只是随便听听,也没多往心里去。”见于在阳难掩失望,姜文浩遂笑道:“我伯父说过,市场经济改革,房地产业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现在山城的房价还没有起来,他叫我们在政府规划的商业黄金地段买房子。等拆迁补偿后再买门面,这样我们就能一辈子吃穿不愁了。也就是我所说的在家里躺着等数钱。”

于在阳眼前一亮:“那你伯父有没有说过规划在哪里?”

“渝一区、渝三区,我伯父以投资者的身份和官员聊过,这是他透露的。整个过程或许会超过10年,而且政策具体如何也不清楚,仅仅只停留在关于招商引资的商谈方面。”姜文浩顿一顿:“所以,我不对我说过的话负责。”

“10年啊……”

ps:关于地名问题,城市我用的半真实名字,但地区我用了虚构的。没办法,容易产生误会,河蟹大神无处不在。山城的朋友别和我计较了。

上一章 目 录 书签 下一章
相邻的书:签到,人在四合院,从大厨开始剑道真解洪流之歌革宋未曾设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