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网 > 玄幻 > 智能工厂
加入书签 打开书架 返回目录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纺织产业

【书名: 智能工厂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纺织产业 作者:观星的乃粉】

热门推荐: 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我有一座山寨国漫的世界女总裁的超级高手上古我的团长李云龙时代巨子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逆天铁骑我不想受欢迎啊

本土农业也有,不过非洲的农耕技术实在是有够落后,渀佛不知道什么叫精耕细作似的。栗志新见过马林迪的一些农民,他们这些人基本都是靠天吃饭,不懂得施肥,也不会育种。

至于立体农业这种概念,他们就更不会了。

所以栗志新才要开办属于他自己的农庄,然后招收一些雇工来帮助生产。不过在招人之前,必须对这些啥都不懂的泥腿子进行培训,还要让他们学会使用花费和一些耕作的细节技巧。

种子和肥料的实验大获成功,同一亩地,里面种着同样的农作物,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长势,从没见到过的农业技术,让这些没见过大世面的黑人土著都沸腾了。

不光是新城区的你些个个体户农民,马林迪附近的几个小村子也张罗着要来买伊子卓的肥料和种子。

黑人移民中,也不是所有人都一穷二白,一些带有薄产的移民,会向伊子卓购买农具和种子,然后在马林迪的荒地中进行开荒和耕作。

现在新城初建,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密集的人口,所需要消耗得粮食更是天文数字,伊子卓也鼓励这种私人农业生产者。

不过栗志新的话却让伊子卓改变了主意,因为当地的粗放式农业的生产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与其这样,不如搞大型农庄,挤垮这些农民,再把他们训练成为合格的佃户。

所以伊子卓就定下明确的规矩。买种子。可以,但是肥料和种子的价钱是明码标价的,没有钱,谁都不卖。

可马林迪当地的黑人农民们哪来钱?

没钱没关系啊,农业部的负责人栗志新不只是提供种子肥料,还招募佃户,可以为那些愿意来投靠的人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

不管愿不愿意,小农户终究是比不过栗志新的农庄的,他们在成本上就已经输了。

通过这种方式,这样一来。马林迪的农民就只能和开垦团合作,一些人进入刚刚建好的手工作坊当工人,或者进入黄猛新组建的区联防队做全职队员。

当然,马林迪郊外一些偏僻的村子因为劳动力缺乏。只能采取统一出劳动力的方式来赚取工钱,不然是买不起种子肥料以及过冬衣服的。

虽然这些东西的价钱都还算公道,可再便宜,也都是需要用钱来买的,伊子卓只收华元。当地人虽然也和华商做生意,可手里的钞票实在不多,消费不起。

说到建厂,就不得不提伊子卓的人才招揽计划。

这件事,朱豪可亲自出马,有他在马林迪地区摇旗呐喊。中国人的名头现在还是很响亮,外加高薪的诱惑,几十个技工和教师来到了马林迪的新城报名点,其中甚至有十来个白人。

马林迪城内也有不少白人生活在那里,不过以前就因为战争的关系和华人不太和睦。畏惧于华夏联邦军驻东非部队的武力,他们也不敢为难中国人,但却不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

可现在伊子卓摆明了要在马林迪建立永久据点,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很多白人也开始想要改换门庭,投入中国人的怀抱中。

虽然马林迪现在还很穷苦很落后。但见到实打实的金钱诱惑后,没有一个人选择离开。为了钱,愿意去苦地方的人多了去了,还不是人人为了金钱抢着去。

有了这些人才,伊子卓在马林迪的事业才算是更顺利了。…,

除了学校正规化以外。还发展起来了好几家简单的工厂。

从国内订购的机械设备不断送到马林迪后,在金钱铺路欺上瞒上的情况下。小水电站是最先截流发电的。

在工钱面前,非洲工人们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干一天活,吃一顿大白面包加黄油不说,还能舀一元五角工钱,算下来一个月能赶得上以前累死累活的干上大半年。

在非洲,许多人每个月的花费也不到五华元!

正是因为如此优厚的待遇,这些黑人移民才积极拥护着开垦团,拥护着伊子卓。

有了电力,其他设备也陆续发挥作用,磷肥厂开始扩大产能,金需厂也敲敲打打地建了起来,金需也是马林迪特有的需藏之一。

说到选需的人,可是一个外国人,他是德国需物系毕业的低才生,幸好还能找到金需,不久后一个极其小型的冶炼厂也建了起来。

不过伊子卓更想找到一个铁需,金子可以换到钞票,却无益于工业生产。只有建立起铁需长,一些重工业才能渐渐实现本土化,才算是在马林迪建立了根基。

马林迪是东非著名的棉花种植区,所以建立一家上规模的棉纺织厂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卖棉花的价格和卖棉布甚至卖成衣的价格完全不一样。

这里面的利润,可差上几十倍!

而有了缝纫机,被服综合厂开始大批量生产被服,在非洲这里,服装生意还是可以做的。这里的市场处于荒芜状态,距离边际效益还有长的路。

一旦在马林迪建立其纺织业,生产出来的廉价产品完全可以交易到临近的地区,获得丰厚的收益。

简单的缝纫机,加上伊子卓手从国内带来的新型织布技术,购进了新纺织机造出了合格的新式布料,立即在开垦团的旗下建立起两家大型纺织工厂。

一家负责将棉花弄成缫丝,然后再将缫丝制成棉布。另一家工厂则是利用高效率的电动缝纫机生产成衣。

不过因为缺少合格的技术工人,现在的产能还没能完全展开。

现在反而只有被服厂是最盈利的,已经通过几个当地商人做中介,卖了好几批到附近的村子里,换来了不少好东西。

没有任何人怀疑,非洲的人力资源实在是太廉价了,对于伊子卓这样的资本家来说,不把工厂设在这里简直是犯罪。

除了小水电站,扩建的磷肥厂,小炼钢厂,被服厂这几家明面上的工厂以外,还有两家暗地里的工厂:军工厂和机械厂。

依托从国内军工厂请来的几个技工,以及几个从非洲本地招募的外国工人作为技术骨干,水压机和几台简单车床组成了最早的机械厂。

这个机械厂,除了选择性生产日常损耗零件外,还尝试着生产新的机械。

当然,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配合军工厂生产步枪。

虽然技术人员不缺,但毕竟整个马林迪小型工业带的构成非常不完整,目前的进度是即将渀制出来第一支步枪。主要的问题在于,有生产线有技术,却没有合格的足够的工人。

总的来说,目前实现绝对盈利的只有一个被服厂,机械厂虽然能接一些机械修理和定购单子,但始终是少量。

不当家不知油米贵,几家小工厂的工人加起来有六七百号人,虽然一部分的工钱又通过种子肥料等回笼,但本着藏富于民的想法,伊子卓并没在工人身上动心思,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才是正事,工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此之外,那几十号沿海技工和洋人的工钱,一个月需要两千华元,其他工厂的损耗费用,原材料采购,机械补充采购等费用,更是一大笔钱。

正是有被服厂的新型耐磨被服卖到东非市场上,又有一些当地商人买走了新式织布工艺和肥皂生产工艺的钱,伊子卓才有更多的资金进行生产发展生产。

不然,几家小工厂虽然是小麻雀,也得把张蜀生给愁死。

“朱豪可,有事?”刚去小水电站看了看,回到家中就发现朱豪可带着那个新来的小会计在门口等了很久了。

“我的伊老板啊,这不是要月结了吗,我就来给你报报账。”

如今朱豪可是伊子卓的大管家,伊子卓的会计账目都是由三人负责的。

伊子卓自己,朱豪可,以及眼前一个在上海念过会计学校,刚来到马林迪这个小城镇的中国会计。

伊子卓自己不会会计,只管大钱,小钱给朱豪可当出纳,会计做财务。他自己把最后的账目交给计算机里面的会计软件,依托庞大的数据库做简单的数据分析。

所以,经过三方核账的财务是绝不会出问题的。

“朱豪可,刘常山,你们都进来吧。”

朱豪可和会计刘常山简单一合计,就由刘常山开始简单报账,都是一些大方面的,算是月终总结前的预报。

“因为采用了我们掌握的新型紧凑耐磨材料,被服厂一共生产新式被服等十万件,出口共四批次,八万件,共计160万华元,盈利100万,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收入。”

刘常山是个腼腆的书生,说话的声音都细声细气的,他面带喜色地报出了第一项大收入。

伊子卓自己则满意的点点头,自己出技术,优惠卖给当地的商人,忽悠这些土猫采购了新设备才生产出了一种更为耐磨的布料,这才能大规模生产被服。

另外,当地商人联系上其他肯尼亚军阀买家的时候,对方居然异常高兴地接手了这几批军服,不然,被服厂的服装也卖不了这么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 目 录 书签 下一章
相邻的书:游戏召唤系统之水浒为师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水浒第一大官人我的超级工厂人在工厂,开局走向人生巅峰我在修真大陆开工厂回到明朝开工厂超级怪兽工厂系统制霸战场带着电脑系统去古代开工厂超级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