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网 > 玄幻 > 智能工厂
加入书签 打开书架 返回目录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华中战役

【书名: 智能工厂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华中战役 作者:观星的乃粉】

热门推荐: 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我有一座山寨国漫的世界女总裁的超级高手上古我的团长李云龙时代巨子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逆天铁骑我不想受欢迎啊

继续跟在殷向洲的身后,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坦克的生产车间,成品和半成品的暴熊坦克都整齐的排列与一边。

半空中巨大的机械吊臂在横梁上缓缓一定,还可以清楚的看见采用了复合装甲技术铸造而成的新型坦克炮塔部件,以及数量不等的坦克底盘。

大量的工程人员还在忙碌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对于近来参观的这些显贵要员们不理不睬。只有在有人问及一些基本的问题之时,才会做些简单的回答,即使是这样,也多半不涉及技术机密。

电焊的弧光和燃烧的铁屑在这里横飞,车间里到处都是弥漫着浓郁的重金属气味,但对于大部分从事金属加工工作的老板们,这就是世间最为迷人的香气。

他们不是官僚政客,而是靠着经营实业公司起家的产经联会员

指着平放在大型托盘上坦克外甲,殷向洲此时正是意气风发:“复合装甲是由两层以上不同性能的防护材料组成的非均质坦克装甲。一般来说,是由一种或者几种物理性能不同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层次比例复合而成,依靠各个层次之间物理性能的差异来干扰来袭弹丸或射流的穿透,消耗其能量,并最终达到阻止穿透的目的。我们研究所目前开发出来的复合型装甲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装甲、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以及间隔装甲三种,它们均具有较强的综合防护性能。”

“普通装甲是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如钢装甲、铝合金装甲,又称均质装甲。随着反坦克炮弹火箭弹的穿透力不断增大,均质装甲抵御不了这类武器的攻击。继续增加装甲的厚度固然可以提高坦克的防护力,但增加装甲度势必增加坦克的重量,影响坦克的机动性。”

“所以我们想出用不同的制成多层装甲,这就是复合装甲。由于所用的材料不同,复合装甲有多种,有的内外两用金属,中间夹一层非金属材料;有的由四五层金层、非金属材料叠合而成。有的复合装甲各层之间留有空隙,称为间隙式装甲。”

殷向洲在古文会体系内的研究所工作已经超过十年,其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金属加工工艺上面。而军用装甲技术的科技研发工作,更是他的重中之重,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绝非偶然。

刘浩然对于复合装甲技术非常感兴趣,且性格比较直接,便当即问起了其中的技术细节:“请问这种复合装甲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这点算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虽然都明白这个技术是基于早期表明硬化钢的制造工艺,但还是不清楚其内在的理论基础。

望着众人充满求知欲的目光,殷向洲感到非常兴奋,在座者大多都是经营实业起家,要么就是军中的技术部官员,对于科技研发都不算外行,更不会像政客和官僚那样有着轻视的态度。

让这些人参与到整个华联的管理核心之中,确实是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他用沉稳的语速介绍着复合装甲的基本原理:“复合装甲有多层,穿甲弹或破甲弹每穿透一层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由于各层材料硬度不同,可以使穿甲弹的弹芯或破甲弹的金属射流改变方向,甚至把穿甲弹芯折断。因此,复合装甲的防穿透能力比均质装甲要高得多。在装甲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同时,复合装甲抗破甲弹的能力比均质钢装甲提高两倍。”

坦克的发展史,就是坦克装甲不断增厚的历史。而坦克的防弹能力不单和装甲厚度有关,同时也与装甲的抗弹能力有关。

二战时期,**党部队英制坦克的装甲,就比日本坦克同样厚度的日制镍铬钢板更坚固。纳粹德国的坦克由于缺乏镍铬原料,不得不采用表面渗碳等复杂工艺保证其抗弹能力。

而战争中期苏联生产的坦克,由于战时简化工艺,同样厚度的装甲,其抗弹能力比战前生产的坦克差很多,而在中国坦克博物馆展出的0世纪50年代的苏制t-54坦克,其装甲表面有冲击的痕迹,据说采用冲击强化工艺以增强抗弹力。…,

自从196年破甲弹诞生以来,坦克被迫不断加厚装甲厚度。

破甲弹对轧制均质装甲rha的破甲威力约为其弹头直径的6到7倍。一枚10毫米的破甲弹,其破甲厚度为70到840毫米。

如果设计师把坦克四周装甲都搞到这一厚度,那么,坦克的战斗全重会大于100吨,会成为真正的铁乌龟。0世纪60年代,世界一线主战坦克前主装甲厚度发展到了00毫米上下,坦克的重量也接近到一个极限。

要维持过桥能力和运载的方便性,主战坦克的重量和装甲就不能再大幅度增加。苏联首先在其t-64主战坦克上创造性地使用复合装甲。具体来说,就是前装甲共三层,外层为80毫米厚钢质装甲,中间层为104毫米厚的玻璃纤维板,内层为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即钢板中夹带玻璃纤维板。

同厚度的玻璃纤维板的抗弹能力不及同等厚度的装甲钢,但同重量的玻璃纤维板其抗弹能力却要超过同重量的装甲钢。

这样,通过采用复合装甲,苏联t-64主战坦克在重量只增加4吨的情况下,前主装甲抗穿甲弹能力几乎增加50,接近00毫米均质装甲钢的防护水准;抗破甲弹能力几乎增加90,达到约600毫米均质装甲钢的防护水准。

现在是198年的六月,华联军方却已经在古文会的帮助下掌握了这种先进的装甲防护技术。而日本即便很快就能掌握聚能破甲弹技术,恐怕也无法对完成坦克外甲换装的华军正面对敌。

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将会再一次大大提高,这就是技术力量所带来的压倒性优势

做完了基本的介绍和实体观摩,接下来就是实弹测试,走到外面的设计校场,一款经过外甲换装暴熊坦克正安静地停靠在场地中央,无声的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命运。

在殷向洲的指示下,几名扛着火拳ii型反坦克火箭炮的步兵便将目标锁定了用于测试的那辆暴熊坦克。

在发射药的催动下,“火拳”带着长长的尾焰,扑向了一百米外的目标。就在众人的注视中,火拳结结实实的印在了靶车的外甲上面,剧烈地碰撞甚至激荡起了让人顿生压抑的闷响。

这是一款大家所熟悉的第二代聚能破甲弹产品,在场的不少人对于这种破甲性能极高的武器都不陌生。

因为是依靠高温金属热流,火拳的破甲能力不依靠弹体的动能和弹头本身的硬度。如果是过去的任何一款坦克,在面对这种武器的时候,都表现得非常无力。

热能集束能够轻而易举的穿透坦克表面,通过爆炸产生的震荡波可以在坦克装甲的内侧产生高速飞散的尖锐金属碎片,造成有效杀伤。

这在过去,即便是华军的新一代主战坦克暴熊,这无法抵挡。就算是初代的火拳i型反坦克火箭筒,对于暴熊坦克而言也是巨大的威胁,被击中之后也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用于测试的火拳ii型,准确的集中了靶车,剧烈地爆炸卷起了浓烟和火光。即便站在一百米开外,远远传来的爆炸余波还是吹动着所有人的衣角,昭示着这种武器那恐怖的威力。

虽然被滚烫的黑色浓烟遮挡了视线,但身为主要坦克生产商的刘浩然与陈泽都已经明白了这次试射定然是圆满成功。

原因很简单,破甲弹并没有穿透坦克的护甲就直接爆炸,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坦克的伤害却没有多少。余波都消散在空气中,无法在坦克内部对驾驶人员形成有效杀伤。

一阵大风刮过,漆黑的浓烟便很快消散,靶车安然无恙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虽然隔着很远,不过大家手上都拿着军用望远镜,很轻易的就能确认了靶车的安全。顶多只是在首创部位留下了破损的凹痕。

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伤害

一片吸气声响起,所有人都在惊叹于复合装甲的强大防御能力,居然连第二代的聚能破甲火箭弹都无法造成伤害

而在此时,殷向洲也不失时机的开始介绍起复合装甲的防御机制:“大家也都看到了,这种新型装甲的实际能力。多层复合装甲能够有效吸收碎甲弹爆炸产生的震荡波,并在不同质地的装甲板之间分散1震荡波本身的动能,保护坦克本身的安全”…,

随后,就是一堆技术人员上前,用一般的工具将靶车上的复合装甲拆卸下来,用叉车运到了与会者的跟前,以供众人距离观看实际效果。

果不其然,外甲上并没有太明显的破坏痕迹,破损的地方甚至还没有到达装甲厚度的一半,恐怕还能在同一个首创部位多承受一发同等威力的破甲弹攻击。

可是在战场上,谁又能用火箭筒连续三次命中同一处呢?

“大家请看,我们采用的是复合装甲组合件模式,亦称模块装甲。它是复合装甲的一种应用形式。将复合装甲制成组合件的主要优点是能降低炮塔和车体的制作成本,可采用螺栓或铁筐盛装的办法将其固定在车体或炮塔的相应部件上,同时可根据敌方武器破甲威力的发展,随时增加或减少复合装甲组合件的挂装数量、另外在非战时可将其卸下,总重量一般为吨以上,以降低油料的消耗。”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大量生产这种为暴熊i型坦克量身定做的装甲防御组件,而不必专门建立新的坦克生产线,节约大量的资源。而且在实战之中,装甲部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是否加装这款防御组件。”

这样一来,复合装甲的实用性就提高了不少,并且也不影响产能。现在还是战争时期,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

“好了,诸位尊贵的先生们,今日的参观活动就进行到这里,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就是各位的竞标时间了。”说完这句,殷向洲也离开了厂区,他还有研究报告要写,没什么空闲在这里和诸人商讨商业合作上的事情。

而在场之人也不在意,每一个人都在磨拳搽掌,准备着参与这项很有发展前景的装甲生产计划。华联现在拥有了总数超过一万二千的坦克,其中暴熊的数量虽然还不到两千,但谁都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多的新型坦克必然会陆续生产出来。

到时候,光是军方的订单,就足够厂方大赚特赚。

??????

轰轰烈烈的华中地区大会战在一堆日军尸体上结束了,此次战役最后的战斗是在南京的一所学校附近完成的。在这里,日军南方大本营的一众将官均在外面的日军士兵拼死抵抗下得以切腹自尽。

华军在杭州和南京两地重创了日本华中派遣军,收复**政府的原首都金陵,也即是南京,一雪国耻。

自此从一月九日开始的华中地区战役到六月二十一日结束,共歼灭日军十个师团,其中包括日军主力的第五、第六师团,击毙少将以上军官二十一名,佐官一百九十多名,日军官兵共计十四万余名,俘获二百一十六名日军官兵。

其中少尉七名,中尉三名,接受投降中佐一名,上尉一名及两名士兵。

巨大的伤亡数字引起了日本国内上至天皇、政府高层,军部,下至百姓全国性的震动,从明治维新以来,特别是1895年甲午海战以来,日本就没有遭受过如此的重创

十个师团十四万余名军官和士兵被击毙,这对于当时只有六十多万的常备陆军来说就是近四分之一的损失。

可以说,在日本本土、朝鲜半岛、中国东三省还有中国长江以北日本能抽调出来的部队除了最后紧急登录后又撤离的那五个师团,日本现在几乎没有多余的陆军兵力开展进行新的攻势。

而北方的抵抗武装力量由于日军抽调了兵力进行南方攻势而活跃起来,再加上华中地区战役的大捷导致抵抗信心大涨,日本中国北方占领地上一系列地反抗日军行动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开展起来,日军军部不得不紧急从本土调集三个师团前来增援。

而到了七月上旬末,华军完成了战役后的兵力部署,将此次战役中元气受损的第五军团及完成战斗任务的两个空降师,机械化步兵师,还有若干二线乙种部队抽调回广东休整重新整编。

到了七月中旬,华军进行了一次战后总结。…,

从下至上,从个人、班级,基层士官再到各排、连、营、团、师和军、指挥部,还有参战的空军、海军、后勤部队部门等所有直接参与此次战役的单位均参与了此次的总结。

此次总结一直进行到了八月初才结束,时间之长、人数之多,兵种之全面为华联建军以来规模最大地一次。也是第一次对华联的整体军事实力进行了一次大盘点和大批评与褒奖。

在各级基层士兵的总结中,步兵战士们纷纷指出日军作战战术教条僵化,战斗中缺乏灵活变通。

同时迷信已经过时的刺刀冷兵器战术,在面对火力密集强大而又能保持火力连续性的自动步枪及半自动步枪面前成为了活靶子。

更是指出地是日军的武器装备在面对中国其他军队时虽算很好,但在华军主力部队面前就明显不够看。光是从单兵地步枪再到连排级装备的火力支援性地机枪、重机枪还有掷弹筒等辅助火力压制武器上,日军地面部队均不如华军所装备的各式轻武器。

虽然华军装备的武器远远优异于日军,但战士们也对日军在作战中的亡命死战作风表示了凝重和高度的警惕。

因为对方是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队,所以华军并不怎么接受战俘,除了一些有价值的军官之外,其余普通士兵,都是全部处死

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战役中,不仅几支主力作战部队都表现出色,而作为二线部队的辅助攻击部队也表现出非常优异的表现。

在爱国思想教育的精神武装下,这些从预备役部队转正的士兵作战积极勇敢、作风顽强、在敌强我弱时毫不不惧怕敢打敢拼,虽然在武器装备上远逊于一线主力作战部队,但却也打出了各支部队的特有作风。

而作为此次战争中出动的机械化部队,各部队都惊异于这些机械化部队地超威力体现,机动性高,突击切入性快,进可攻驻可守。

配合上装甲车辆辅助地步兵配合,战斗几乎就成为一边倒的局面。但是战士们和各级军官们也注意到。

由于这个时代陆军战术思维惯性,机械化部队一直是属于小规模地辅助性攻击部队,但在这次战役中,平坦的地形增强了坦克装甲车的机动性,高速度的穿插成为了此次作战中的另一大焦点。

特别是大集团机械部队的集群攻击威力更加可怕,王立文派出的一个机步营还有李伟刚的几辆坦克和装甲车虽然数量并不是很多,但击中在一起在突袭率桥的日军辎重部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怕突击力让人不仅侧目,也让许多军官敏锐地注意到未来战争中闪电突袭战术的可怕性。

南沙军校内部装甲学员所提出的集群装甲部队大纵深大包抄战术成为了新武器所带来的新战术的热门研究课题。

空军部队的辉煌战果也首次让华军的将领品尝到了制空权的重要性。

在此次战役的前期,空军首先就打掉了日军空军所装备的飞机和建设的机场,使得日军一直在中国大地上肆虐的飞机成为了天空中的火机纷纷栽落地面。而拥有了制空权,在战斗中日军第一次品尝到了被飞机轮番扫射和俯冲轰炸的滋味。

第三舰队的覆灭,更是使得大炮巨舰时代的巨鳄们,第一次直迎空中雄鹰的挑战,地位岌岌可危。

。,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 录 书签 下一章
相邻的书:游戏召唤系统之水浒为师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水浒第一大官人我的超级工厂人在工厂,开局走向人生巅峰我在修真大陆开工厂回到明朝开工厂超级怪兽工厂系统制霸战场带着电脑系统去古代开工厂超级虫洞